什么是股市杠杆 类“平准基金”,正大量涌入A股
发布日期:2025-04-09 23:34 点击次数:173
(原标题:类“平准基金”什么是股市杠杆,正大量涌入A股)
经过昨天的大跌,今天A股迎来反弹。
开盘后,各大指数都翻红,上午全市场便有超3200只个股上涨,成交额超过1万亿。
盘面上,涨势较好的,依然是反制概念,像农业、内需消费等等,下跌的则是受关税影响较大的板块,如苹果概念。
而随着国家多方面出手稳定市场,另外一个概念板块,可能会陆续出现不错的配置机会。
这个概念板块,究竟是什么?
01类“平准基金”,来了昨天下午临近尾盘,一个消息在投资圈里流传开来:权威人士称,中央汇金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稳市操作。
之后,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,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,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,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(ETF),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。
在此消息刺激下,A股止住了向下的走势,反而有了一个小型反弹。
而今天,消息面的刺激进一步加码,不仅汇金,金监、央行同时出手,释放出明确信号:
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!
其中,中央汇金公司在盘前就公开表示,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,加大增持力度,均衡增持结构。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“稳定器”作用,有效平抑市场异常波动,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。
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4月7日公告答记者问时,提到中央汇金公司一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,是资本市场上的“国家队”发挥着类“平准基金”作用。自2008年以来中央汇金公司多次参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,积极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。
央行也跟进表态,称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,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,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。
另外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《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,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
大家一定会关心这些资金规模有多大?
以保险资金为例,数月前证监会负责人就在记者会上表示:
在现有基础上,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,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%用于投资A股;
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%;
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,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。
方正金融也做过测算:
假设保费增速0%~10%、投资A股比例15%~30%,以新增保费测算,每年大型上市头部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接近2.5万亿元,增量资金为3700-8300亿元;以新单保费测算,新单保费规模接近6000亿元,增量资金为1000-2200亿元。
如果加上汇金等其他稳定市场的资金,整体规模还是比较大的。
大家一定很关心,这批资金会去哪里?
02类“平准基金”,都在买什么?从历史经验看,汇金也好、险资也好,当然也包括养老金、公募基金等,重仓的方向多是大盘蓝筹股、白马股,以及各行业龙头公司等等。
这些都不是秘密,早已公之于众,且有迹可循。
如2024年三季报的数据显示,按持仓市值大小排名,险资前十大重仓股中,银行股独占7席,通信、交通板块也是重点持仓对象,如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、招商公路等。
从数量上看,险资重仓股最多的10大行业,科技含量较高,其中头5位中,电子、医药生物、计算机占据3席,是当下最为热门的科技行业。
又如汇金,在市场低迷时期,中央汇金曾多次出手增持。
如2008年9月18日,时值全球金融海啸期间,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股票承诺期一年。
2015年7月5日,时值15年股市冲高后大幅下跌,中央汇金公告,已于近期在二级市场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(ETF),并将继续相关市场操作。随后,中央汇金在7月8日表示,汇金坚决维护证券市场稳定,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,承诺不减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。
2023月10月23日、2024年2月6日,也是市场较为低迷的时期,中央汇金公司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(ETF),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,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中央汇金及其全资子公司合计持有23只ETF产品,总市值达1.04万亿元。
具体来看,汇金持有的ETF多为大盘宽基类,如沪深300、上证50等。
03什么资产适合逢低加购?来势汹汹的加关税问题,使得市场出现了恐慌,资本也进入了避险模式,此时的投资者,最想知道的,莫过于到底哪些资产才能帮助自己安然度过?
答案当然有不少,比如避险之王黄金,还有稳定收益的债券,还有一些反制概念如稀土、农业等,甚至还包括提振内需概念板块。
这些都是有逻辑支撑的,这些资产价格的上涨,也说明了一切。
如果从更长远的视角去看,投资者也可以考虑另外的资产,这些资产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:
第一,应该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方向的资产,比如科技创新、高质量发展等等;
第二,资产本身具有较高的基本面,在过去多年也已经向市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并一直得到市场的认可;
第三,估值处于合理区间,如果有一定程度的错杀,就更好了。
换句话说,真正好的资产,应该是进可攻、退可守的,在市场出现回撤时相对抗跌,在市场复苏时也能够顺势修复、上涨。
以上三个条件中,第一个条件支撑起长线的、底层的逻辑,第二个条件支撑起优质的公司基本面,第三条则是性价比,这些条件共同实现进可攻、退可守。
同时,这些条件也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过滤风险,甚至规避可能出现的黑天鹅。
符合这些条件,可以是公司,也可以是公司的组合,如某个指数。
对于既想逢低布局把握核心资产行情又追求均衡配置、相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,A500指数ETF(159351)或许是一举两得的较优解。
A500指数ETF跟踪A500指数,其实现了杠铃策略,既有大盘偏价值、历史分红较好、长期稳健的成熟行业龙头优选,也较高配置了成长性较好、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。
长期维度看,A500指数的成长性和投资性价比高,波动性相对于单纯行业或主题指数小,适合追求均衡配置的投资者一键布局A股百业龙头。
全市场追踪A500指数的基金较多,其中,A500指数ETF(159351)备受投资者青睐,年内资金净流入额30.89亿元,位居同类第一,最新规模144.97亿元,年内日均成交额达23.52亿元,流动性好。
该基金在合同中设置了季度分红机制,即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,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价,满足条件即可分红。
A500指数ETF(159351)也有对应联接基金(A类:022453;C类:022454),方便投资者场外布局。
04又到了抄底时刻?尽管关税问题给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造成了很大的打击,而且鉴于世界从未遭遇过如此剧烈的贸易摩擦,很难预知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,究竟还有多少利空,所以难免感到迷茫,应对起来也颇有难度。
但是,回顾历史,世界遭遇的危机,有不少的破坏程度比贸易战更大,如一战、二战,流行病、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等等。
一开始大家也是非常恐慌、迷茫,市场的剧烈下跌,更放大了这种恐慌情绪,结果是实体、金融相互传染,螺旋式下跌。
然而,一旦价格下跌充分计价利空因素,市场就会逐渐见底,加上各种应对措施逐渐产生效果,市场就会进入估值修复状态,等到实体经济数据复苏,市场就会重新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。
97年亚洲金融危机、00年科网股泡沫破裂、08年金融海啸、20年疫情、22年战争+高通胀等等,都遵循这样一个步骤。
而那些在大幅下跌之后,看准时机积极抄底的资金,普遍都获得了正收益。
这一次,也不太可能偏离这样的路径。
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而言,在开始时迷茫、恐慌,采取避险模式,无可厚非,但随着市场下行,不少资产会逐渐显示出不错的配置价值,这个时候,需要回归平静、回归理性,积极地寻找当中的抄底机会。
而采用一些进可攻、退可守的金融工具,则可以减少抄底过程中的风险,放大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。
不妨参考汇金等机构什么是股市杠杆,布局优选核心宽基指数,投资者可以多关注一下A500指数ETF(159351)。(全文完)